完善法律保障,推進種業振興
目前,全國持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7200多家,其中119家有一定的研發能力,約占1.65%。另外,部分種子企業缺少人才、資源、資金,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擔當種業創新主體的重任。基于此,建議制定種業促進法促進種子科研單位與種子企業深度融合,將種質資源、育種人才、推廣技術、資金支持諸要素向中資企業聚合,尤其要全方位支持科研育種基礎好、自主創新能力強、銷售市場廣的種企做大做強,將科研成果早日變為良種良法,促進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。
制定種業促進法,加大新品種保護力度
李登海院長還談到,新修訂的種子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,其中一個修訂完善內容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,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品種的同質化問題。為進一步加大新品種保護力度,切實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,嚴格把控新品種審定關口、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,嚴厲打擊套牌等種業侵權違法犯罪,營造一個公平、法治的種業研發良好環境,還是建議制定種業促進法。
三個促進+五個支持
李登海院長還建議,種業促進法應當包含“三個促進”,即促進種業的研發創新能力、促進種業生產基地和加工設施的建設發展、促進種業在推廣銷售和服務能力的提升。
種業促進法還需要有“五個支持”,即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、金融系統及社會企業的支持、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支持、改革種業人才獎勵制度支持種業研發創新團隊的建設、強化技術引進和創新的支持。
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,趕超世界先進水平
未來,登海種業在李登海院長的帶領下,將繼續高舉“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”的旗幟,攀登雜交玉米高產紀錄的高峰,引領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的選育;以科研創新為動力,為建設種業強國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