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登海3707品種簡介 該品種株型緊湊,莖稈堅韌,株高平均254厘米,穗位高平均106厘米,果穗筒形,穗行數14-16行,穗粒數570粒左右,穗軸白色,籽粒黃色,馬齒形,千粒重310克左右;結實性好,生育期100天左右,抗倒、抗病性好,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進行抗病性鑒定,高抗玉米黑粉病和青枯病,抗大、小葉斑病、矮花葉病,中抗彎孢菌葉斑病。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北京)分析,該品種粗蛋白含量9.92%,粗脂肪含量5.17%,賴氨酸含量0.32%,粗淀粉含量72.68%,容重742克/升。 二、基礎條件要求 土壤肥沃,疏松透氣,有機質含量1%以上,速效氮80ppm以上,速效磷20ppm以上,速效鉀100ppm以上,有效鋅1ppm以上。水源充足,排灌條件好,確保旱澇保豐收。全生育期在110天以上,光熱資源充足。前茬作物如是小麥,畝產達400公斤以上,收獲期在5月底結束。 三、精細播種,確保苗齊、苗壯 1、整地:麥收后,清除多余麥秸草,用懸耕機將麥茬和土壤打細,并使麥茬與土壤均勻混合,以確保順利播種和苗齊、苗全。整地前每畝施優質土雜肥3m3,總用肥量的30-40%的氮肥和全部磷、鉀、鋅、硼速效肥,整地時加施5%辛硫磷顆粒劑1.5公斤,拌細土30公斤均勻撒在地面,翻入地下10-15cm,防治地下害蟲。 2、種子處理:播前除掉破碎、發霉變質籽粒和秕粒,選用籽粒大小一致的種子,做好發芽試驗,浸種8小時,晾干后用40%甲基乙柳磷和2%立克秀,按種子量的0.2%進行拌種,防治粗縮病、苗枯病、黑穗病和地下害蟲。 3、播種要求:6月上旬進行搶茬直播,播時按60-65cm行距開溝,株距根據種植密度確定,點播,畝用種量3公斤,施2.5-5公斤復合肥做種肥,種肥隔離,覆土深淺一致,厚度在3cm,播后為確保苗齊、苗全,播后立即澆蒙頭水。 4、合理密度:每畝定苗5000株,在管理過程中,不斷撥除小弱株,使收獲時的實收株數保證在4800株以上。 5、化學除草:播后芽前,用50%乙草胺乳油100-120毫升兌水30-50公斤噴于全田。 四、增施有機肥,氮磷鉀鋅肥配合,進行全量施肥 1、增施有機肥:優質有機肥可改善土壤結構,培肥地力,還可提供給玉米整個生育期中所需的各種元素,結合整地每畝要施足優質腐熟的有機肥3m3。 2、氮、磷、鉀肥的配合施用:施用化肥總量按每生產100公斤籽粒需純氮3.0公斤、五氧化二磷1.5公斤,氧化鉀3.0公斤的比例計算,生產1000公斤玉米籽粒,每畝需施氮(N)30公斤,磷(P2O5)15公斤,鉀(K2O)30公斤,即折尿素(N46%)65公斤,磷肥(P2O512%)100公斤,鉀(K2O50%)60公斤。如施用復合肥和專用肥可按以上數量按比例進行折算。另外,每畝再增施1-1.5公斤硫酸鋅。 3、施用辦法:總用肥量分三次施用,第一次在玉米播前整地時,將氮肥總量的30-40%,全部磷肥、鉀肥、鋅、硼肥同有機肥一起均勻施用地下,并留出相當于2.5-5公斤氮肥的尿素做種肥,施種肥時要注意種肥隔離,以防燒種,影響出苗;第二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(葉齡指數55-60%,第11-12片展開)追施總氮量40-50%,深施入土,以攻穗增粒;第三次,到玉米花期追施余下總氮量的20%-10%,以保護后期葉片,提高光合生產力,增加粒重。 五、田間管理 1、間苗、定苗:適時間苗、定苗是減少弱株率,提高群體整齊度,保證合理密度的重要環節。做到三葉間苗,五葉定苗,防止苗荒。定苗時將弱株拔除,缺苗斷壟處要留雙株,每畝留足5000株,在管理中逐步將弱株拔除,實收株數達到4800株。 2、及時澆水防止土壤干旱:在足墑播種的情況下,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澆水,目的是控上促下,如遇干旱必須進行灌溉。進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,要達到地表見濕不見干,滿足玉米在拔節、大喇叭口、抽雄、開花、灌漿時對水分的需求,特別強調要澆黃皮水,不要過早停水,以保證活桿成熟,增加粒重。 3、中耕除草:根據土壤板結情況及雜草多少,確定中耕次數,一般應中耕2-3次,保持土壤疏松。中耕時間應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進行。 4、防治蟲害:玉米生育期間主要蟲害有二代粘蟲,玉米螟、紅蜘蛛、薊馬玉米蚜、三代粘蟲、玉米穗蟲等。 (1)粗縮病的防治;在播前拌種的基礎上,玉米苗期應對粗縮病的傳播源麥蚜及灰飛虱進行防治,可用40%氧化樂果1500倍或蚜虱凈防治。 (2)二、三代粘蟲和薊馬可用50%辛硫磷1000倍或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,防治時間在苗期和穗期,兼治玉米蚜和稀點雪燈蛾。 (3)玉米螟:當玉米螟卵寄生率60%以上時,可利用天敵控制危害,當益害比失調,可用3%辛硫磷顆粒劑,每畝250克,加細沙5公斤,在玉米小喇叭口期盼撒入心葉。 (4)玉米蚜蟲:可用40%氧化樂果1500倍噴霧,或用久效磷100倍液在玉米雌穗上節涂莖防治。 (5)玉米穗蟲:可用80%敵敵畏100倍液滴灌花絲防治,每雌穗2-3滴。 5、人工去雄:由于高產田群體較大,雄穗對冠層內的光照有較大影響,在剛抽雄時拔除全田雄穗的二分之一(隔行或隔株),以減少雄穗的遮光和養分損失,在授粉結束后再將余下的雄穗全部拔除。 6、人工輔助授粉:高產地塊群體較大,葉片重疊,個別植株花絲授粉困難,在授粉后期要逐株進行檢查,對未授粉的新鮮花絲進行人工輔助授粉,以增加穗粒數。 7、拔除空株:為減少空株對光、水、肥等資源的競爭和消耗,在輔助授粉結束后10天,對全田植株逐行進行檢查,發現空株將其拔除。 六、適當晚收獲 夏玉米在力爭早播的前提下,再適當晚收獲,是增加粒重而增產的有效措施。因此,在不影響正常種麥的情況下,玉米應盡量晚收獲,要求至籽粒乳線完全消失時再收獲。 |